武深高速公路始兴联络线工程(以下简称“武深联络线”)南起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立交,向北止于马市镇关桥立交,全长29.6公里,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,设计时速100公里。中铁十二局参建管段全长15.7公里,以路、桥工程为主,其中桥梁工程17座,涵洞及通道工程63座,并承担6跨钢箱梁、8跨现浇梁和12类不同梁型共1065片梁片制架任务,整体呈现出“路连桥、桥接路”的格局和特点。
工程所在的始兴县素有“粤北粮仓”和“南岭明珠”美誉,县域内山地丘陵交错、溪谷纵横、大小盆地错落其间,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5%以上。因此,武深联络线施工中桥梁工程起到了“越谷连线”的重要作用。在始兴县重要干流清化河流域,武深联络线工程一路蜿蜒,先跨河、再越谷、后穿山,其中全长1444.5米的清化河2号特大桥是全线长度最长、跨度最大、技术含量最高且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工程。
该桥共有墩柱144个,其中水中墩6个、转置墩8个、坡上墩60个,全桥涉及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、国防光缆迁改及临线、临路、临边、临水等垂直交叉作业,加之山高谷深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、环境敏感区域多等因素,施工场地受限,组织和协调难度较大。其中,位于清化河和紧贴国道G220靠山侧陡坡的8个桥墩,施工面临着严峻的安全、环保、工期等多重压力挑战。为此,项目团队会同业内专家踏勘论证,提出了“以路代护,护用兼备”的施工方案,通过在国道临清化河侧增设近200米保通道路的方式,顺利解决了材料运输、场地补充、安全防护等多个难题。
过程中,建设者还推行了“平行施工、立体展开”的施工策略,组织3个专业施工队同步作业,在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施工效率,减小了对水体、山体和农田等的影响。同时,为实现永临结合目标,保通道路遵循“减载、固脚、强腰、排水”原则进行建设,净宽达到了7.5米,不仅优化了施工环境,还同时满足了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等区域内的通行需求。
始兴县地处广东省北部,南岭山脉南麓,居北江上游、浈江中游地带,自古便是“扼粤赣之要冲”。“广东、江西两省交通承接和公路联络受到始兴县地形地貌影响,武深联络线施工首先需要破解的就是地形带来的难题”,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称,重山区地段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让始兴县全境山水兼备、沟谷相连,结合设计和地貌进行施工方案创新优化,就成为了工程建设顺利“跨河串线”的关键。
据介绍,项目管段内共有30个常年处于高位急流中的水中墩,为了便于涉水作业和增加水中墩的使用寿命,项目部联合建设、设计单位多次实地勘探,提出了“转置墩”施工设想,并在方案多轮优化后成功应用,总结开发出“一种墩身斜置、盖梁正交布设的扭转式实心板式墩”等专利授权创新型设计。形似“斗拱”的转置墩,不仅最大程度减少了阻水比,更好地适应了当地自然条件,还提高了施工效率,有效节约了工程造价。
武深联络线在始兴县马市镇境内下穿赣韶铁路正线和预留复线米。建设者按照设计方案,采用框架桥作为下穿通道,构筑了区域内的“上铁下公”立体交通工程。该框架桥全长24米,左右两孔净宽13.75米结构框与“扩宽”后的铁路线呈十字形相交,从高速公路地面向上分别提供了5.5米的行车净高和1.77米的既有轨道轨面顶距,以实现大型货运车辆与既有铁路线的双线安全运输。
作为住建部危大工程清单项目,该桥施工涉及临时轨道架设、既有线及作业区防护、接触网改移等多个重点,不仅要保证既有铁路线的正常运行,还要利用“空窗”时间点抢抓施工。其中,支撑桩人工开挖、高硬度红砂岩凿除等施工工序多、标准严、风险高、难度大。建设团队立足“围、防、顶、建、检”等作业环节,提出“架空顶进,倒排推进,逢工必查”的施工原则,并按照一幅一专班、一机一专人的作业和防护管理方案,顺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。相关施工在确保赣韶铁路运营安全,有效解决项目尾段预制梁运输难题的同时,还缩短了铁路两侧的往来通行时间,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,使关桥枢纽互通路材料运距缩短了近4.5倍,进一步节约了施工管理成本。由此总结形成的繁忙铁路线下穿管涵施工成套施工技术,也为同类型施工提供了有益参照。
始兴县内四面环山,怀抱平原盆地,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”——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被誉为“物种宝库,南岭明珠”和“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”。因此,沿山谷走廊带修建的武深联络线,自上场之初就确定了“绿建、绿护、绿美”的绿色施工理念。
针对线路所经地区地貌特点,项目技术团队巧妙化解应对崩塌、滑坡、隐伏岩溶、水土流失等不良地质,对照“绿美公路”建设目标,在资源循环利用、低碳节能减排、污染防治、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重点推进绿色施工。项目施工盯控全过程,坚持全平衡,先后在耕地占补平衡、路基土石方填挖平衡、现有红砂岩利用平衡上多措并举,全力打造了生态和谐、低碳环保的山区绿美公路样板工程。
在荷花塘405米长边坡建设中,建设者优化边坡防护设计,以方案保山林、保用地,边坡弧化处理方式又进一步节约了工程用地。此外,针对不同路段、不同地表、不同结构物,建设者将生态防护、地形整治相结合,改变了以往“先建后绿”模式,进而采用“带绿施工”“边建边绿”的组织方式,边坡开挖一级、防护一级,将绿色理念充分融入工程建设各环节,在提高路域“颜值”的同时,也起到完善排水体系、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。
“全面覆绿”理念在主体工程建成后同样得到了深度落地。一方面,在线路覆绿工作上,建设者坚持“融路于景,还绿于林”,让武深联络线与沿线自然风景协调融合,提升了线路美感和驾乘体验。另一方面,项目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,采用具有地域性和本土适应性的草本、灌木、花卉搭配种植,构建了多层次、多功能、多色彩、多效益的生态景观。而在“绿美公路”建养上,项目部同步健全了绿色养护机制,使养护工作标准化、职责清晰化、养护科学化。特别是线路交付期的全管段管护,不仅提升了绿化成活率、保存率和绿化美化效果的长期稳定,还助力打造了“一条展现多维视角的森林走廊,一条融合山水林城的文化纽带”,实现了承建工程的绿色施工和交付。
此外,在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组织的“创新工艺”申报中,该部成功获得16项批复。推行应用的“1+6+1”质量管理模式,被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授予2022年“企业质量管理优秀实践案例”。
武深高速公路始兴联络线是粤赣两地之间一条便捷的运输通道,也是江西等内陆省份通往珠三角核心区域的高速通道。随着线路的建成通车,深圳前往赣州方向车辆可缩短约40公里行车距离,而沿线辐射地区及串联线路之间还将助力跨省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,进一步推动粤北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“米袋子”“果盘子”“菜篮子”的始兴县,也将实现“路通带动销路通,路畅带起产业旺”的交通引领式新发展。